记者 李佳旭 蔡馨逸
【资料图】
一线观察
“我已经在北京看了三场演唱会、一场音乐剧和若干场脱口秀,这个月底还要去上海看演唱会!”提起今年观看演出的经历,“观演”达人高女士难掩激动,“演出活动太丰富了,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去现场的心。”
舞台剧《西安千古情》。记者 张博文 摄
今年以来,我国演出市场供给需求旺盛,演出经济表现出良好增长势头。不少人为了看演出不惜跨市、出省,演出带来门票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一系列消费。
如火如荼的演出经济折射出文化消费新趋势。
从曾经的“80后”“90后”,到如今的“Z世代”,演艺市场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备受瞩目。“我们观察近几年演艺市场发现,在国庆节、春节等假期期间,‘95后’消费占比超过30%。”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朱敏说。
于许多年轻观众而言,参与感是不容忽视的观演需求。近年来,在一些演唱会附近,艺人粉丝团自发组织起花墙打卡等活动。而在拍照和互动中,观演行为被赋予了更多社交属性。
为提升观众参与感,越来越多演艺单位突破“你看我演”的表演方式,以沉浸式、互动式作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今年儿童节,中央歌剧院上演儿童歌剧《汉塞尔与格蕾泰尔》。剧院内,发光的露水精灵挥舞魔法棒在现场互动;从舞台到观众席,女巫骑着扫把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施展魔法;舞台上“烤炉”里的饼干,由演员分发给小朋友……
与此同时,以多艺术品类、形式为主要方向的演艺新空间涨幅明显,折射出个性化观演需求。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小剧场、新空间演出场次5.77万场,环比增长89.51%;票房收入13.88亿元,环比增长105.38%。
纷繁多样的演艺业态下,越来越多的观众在走近舞台的同时,也让舞台有机融入休闲生活。
过几天,朱敏将参加京外举办的一场音乐节。对他来说,出游观演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带上帐篷、垫子、食物等各种装备,一路开车到音乐节,一家人把帐篷往草地上一扎……除了欣赏音乐之外,更重要的是休闲体验。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相当一部分人接受。”朱敏说。
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目前人们的文化需求旺盛、消费能力较强、需求多样化,想要吸引观众、刺激消费,需要在供给端持续创新,提升演出文化内涵、丰富表演形式、优化运营和服务。一句话,抓住演出市场的“风口”,未来大有作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