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什么叫高质量就业?就是社会就业形式以内涵式创造为主。”5月22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康在2023数字经济(东湖)论坛上表示,互联网平台在促进高质量就业时,发挥了就业稳定器的作用,关键是促进的就业属于内涵式就业。
所谓“内涵式就业”,与“外延式就业”相对应。谢康分析到,互联网平台在促进就业中,可划分为内涵式创造就业和外延式带动就业两种方式;前者解决从无到有的创造就业,后者是解决从有到多的扩大就业。“在宏观层面,内涵式创造表明社会出现了新的职业、业态、岗位,而外延式带动是产业规模化扩张。”
在谢康看来,平台企业所促进的就业属于典型的内涵式就业。据测算,在2021年,微信、淘宝等互联网平台实现内涵式直接创造就业约9000万,外延式带动就业约1200万;净创造就业约2.4亿,为当年约27%的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谈及为何内涵式就业带来高质量就业,谢康指出,关键在于这和高质量发展相呼应,体现在数据驱动创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以及质与量动态均衡三个方面。
一是平台经济推动了产业和行业的结构升级,在促进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企业效率提升方面,提高了第二产业的抵抗韧性,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这客观上推动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迁移。“互联网平台让劳动力平滑转移,兼顾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类不同的就业方式。”谢康说。
二是,优化就业技能结构促进中国人力资本提升。据谢康测算,2021年,平台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就能够促进中国人均人力资本提升约0.41%。“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看,人力资本将带来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意味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可以对中国GDP长期增长带来稳定的动力提升机制。”
三是,促进就业的区域均衡与社会公平。“不同平台在就业的区域均衡方面发挥的结果和影响完全不同。”谢康提到,如微信促进就业是以向经济较发达的二线城市聚集的方式进行,而美团是通过强化本地就业,促进中国二三线城市乃至城乡之间的就业均衡。“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原来的低收入、高收入两个群体间增加一块缓冲区间,使得下降曲线更平滑,也促进了社会公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