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化和金融严监管之下,支付行业牌照的优胜劣汰仍在加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界面新闻记者从央行获悉,2023年以来,已有8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截至2月末,央行官网仅剩支付机构196家,首次跌破200大关。而此前2022年全年,央行注销了23家支付机构,创历年最高记录。
两张互联网支付牌照被央行注销
具体来看,今年1月内,供销中百支付有限公司、成都支付通新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大贺会支付商务服务、北京恒达新源支付有限公司4家支付机构因未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续展申请,不再续展而注销。此外,另一家支付公司——腾付通注销原因则是被央行“中止审查”一年多后,决定“不予续展”。
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更新的已注销许可机构名单显示,江苏飞银商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百联优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和山东银利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被正式注销,注销原因均为“不予续展”。
其中,“腾付通”和“百联优力”两家支付机构的注销让业内颇为唏嘘。
腾付通曾是业内知名的收单机构,其牌照类型包括了珍贵的互联网支付、全国银行卡收单业务,母公司为曾经的上市公司腾邦国际。2020年12月,腾付通曾因违反反洗钱、银行卡收单等管理规定,合计被罚款632万元,随后,其支付牌照也被央行“中止审查”。
2021年,腾付通在逐步清理相关违规存量业务后,业务便急转直下。面对经营不善、坏账不断增加,腾付通的麻烦接踵而至,2022年10月,腾付通的被执行金额已经超过5亿元。目前,腾付通已经处于“破产申请审查”阶段。
同样,百联优力的牌照业务类型也是互联网支付,但2022年11月,百联优力因未落实防范电信诈骗风险相关要求、未落实商户实名制管理等要求被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092万元,并处罚款3396万元,罚没合计6489万元,是2022年内央行开出的“天价罚单”之一。
支付牌照优化整合加速
除了淘汰上述8家支付机构外,2022年至今,多家支付牌照也正通过市场化加速易手,进行支付资源优化整合。
2022年6月份,小商品城发布关于拟收购浙江海尔网络100%股权的进展公告称,批复同意快捷通现有实际控制人海尔金控将所持海尔网络100%股权转让给小商品城。由义乌小商品城打造的支付平台——义支付(英文名称:Yiwu Pay)正式上线,服务于义乌的外贸出口。
2022年内,银联商务也已经挂牌转让旗下五张支付牌照的股权,寻求合规经营,分别是:2022年3月,挂牌转让旗下的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的40%股权;2022年7月,挂牌转让旗下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2022年8月,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正寻求转让90%的股权;2022年10月,挂牌转让中金支付90.01%股权和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的100%股权。
2022年12月,拥有互联网支付机资质的邦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寻求转让100%股权,但并并未披露具体交易价格。
面对支付行业优胜劣汰的逐渐加速,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在中国支付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乱象丛生,包括很多支付企业从事违法违规经营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占挪用商户结算资金、商户的收单机具套码跳码现象猖獗,甚至不乏堕落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屡次遭到监管部门的惩处,央行也依法对多起支付行业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了大力整顿,取缔违法违规企业的持牌资质,从根本上斩断了一些中小支付企业的“非法财路”。
他表示,无论是主动退出,还是被监管处罚,退出市场都是无奈,更是必然的选择。现存的196张支付牌照仍然还是太多,2023年,第三方支付行业仍然会继续洗牌,还会有一大批持牌企业陆续退出。
关键词:
支付牌照
支付机构